新闻动态
化学与食品科学学院与玉林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开展“科普+非遗”进校园公益活动
作者:组稿 发布时间:2024-06-24 18:16 点击量:

6月20日,化学与食品科学学院、玉林市生态环境局到北流市新圩镇河村小学联合举办“科普+非遗”进校园公益活动,为青少年儿童带来科学知识与非遗文化相融合的沉浸式学习体验,为乡村振兴发展赋能。化学与食品科学学院院长谭明雄、河村小亚新官网入口(中国)官方网站长宁永辉等出席活动。

活动合影

“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”理论宣讲

河村荣获“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”“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”。“食代先锋”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结合河村乡村振兴建设实际,通过发放环保宣传资料、观看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片等形式,为青少年儿童开展“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”理论宣讲,呼吁孩子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积极行动起来,从自身做起,从现在做起,从小事做起,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。

志愿者开展理论宣讲

“扎染中的化学”

“它的美之所以绚丽,是因为大自然赋予了它繁茂旺盛的生命力。”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扎染工艺,有着几千年历史传承和发展。志愿者娓娓道来,为孩子们介绍扎染的起源与发展,详细讲解扎染中的化学知识及扎染过程和注意事项,并现场开展实验演示了染剂制作原理——植物指示剂变色实验。孩子们欢呼雀跃,在志愿者的指导下,孩子们上台制作色素溶液获取染料,在棉麻白布上绘制心仪的图案,并进行绞扎、浸泡、染布等操作。“非常神奇,太漂亮了!”孩子们连连惊叹!沉浸式学习体验,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的化学之美,非遗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。

志愿者演示古法扎染

小学生体验扎染活动

志愿者指导小学生参与“染剂制作原理”实验

“打铁花中的化学”

打铁花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,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。志愿者首先介绍打铁花的起源与发展,以及非遗的艺术价值,详细讲解打铁花中的化学知识。随后,志愿者现场为孩子们开展“铁树开花”、“火焰掌”等科学小实验展示,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非遗与化学的魅力。

志愿者讲解“打铁花”的历史

志愿者为孩子们演示“火焰掌”化学实验

“龙舟+化学”

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,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。志愿者通过PPT和图片的形式,为孩子们讲解端午节习俗和活动,并引导孩子们一起来制作龙舟。孩子们跃跃欲试,纷纷开展动手体验,用面粉、食用油、食用色素等材料,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,做好做龙舟的基础材料——橡皮泥。随后,孩子们进行龙舟DIY,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融入到自己的微型龙舟作品之中,漂亮可爱的龙舟在孩子们的努力下诞生了。

孩子们体验自制橡皮泥

“品味书香,筑梦未来”公益捐书

绿树浓荫夏日长,满园书香透微凉。活动为亚新官网入口(中国)官方网站捐赠科普等图书若干册,志愿者代表向孩子们分享他们的阅读经验和激励奋进故事,引导孩子们爱上阅读,营造读书氛围,共同致力校园文化建设,构建书香校园。

志愿者为孩子们捐书

捐书活动合影

作者: 韦莉幸、陈冰霞、覃诗琪、黄晓东

摄影:范海凤、王文菲、陈月玲、赵师璇、黄静雯、梁嘉仪、梁容霞